我找来家里的小老虎试图锁喉:
嗯,不出所料就是顺利逃脱了。
你问我怎么不锁紧一点?家里养猫的都知道,这是猫愿意让你抱着愿意让你锁喉才这样,不愿意的时候你早就被挠死了。
有多少铲屎官能够单人锁住猫咪然后给它剪指甲?
而且似乎你也看出来了,猫怎么没有肩膀和脖子?
这要怎么锁住?
为啥猫没有肩?因为它们没有我们这么修长的锁骨啊。
猫的锁骨退化为一块很小的骨陷于锁头肌(Musculus cleidocephalicus)之中,没有与肩胛骨形成关节连接。这使得猫猫的身段非常灵活,而且猫的肋骨呈弓形且间隙较大,胸廓深而窄,可压缩性强,进一步支持身体伸缩。
这也是它们为什么能灵活穿过各种狭窄缝隙的原因,胡须的作用也是如此,头能过去,“肩膀”就能过去,不像人类长长的锁骨虽然让上肢解锁了更多姿势,但是也限制了人类从狭窄缝隙通过的能力。
那你说我问的是老虎,你说猫干什么?
这就不得不提到,整个猫科全部40种动物,在进化上是非常保守的。
进化保守的意思是,它们在很多地方非常相像:
为什么会保守呢?保守的意思是非常适应环境,比如鳄鱼:
经常有人问鳄鱼为什么进化了两亿年都跟祖先区别不大?那是因为这种形态在这个生态位比较能打,所以无需做出非常大的改变。
猫科也是一样的道理,现存猫科均源自2500万年前的原猫(Proailurus),其伏击型捕猎模式在多种环境中持续有效,无需重大改变。猫科动物的脊柱柔韧度、肌肉爆发力等特征已达到陆地哺乳动物的生理极限。
现存猫科动物虽分化出40个物种,但其身体结构、生态功能等关键特征在数千万年演化过程中未发生显著改变,保留了祖先的基本框架。 猫科动物线粒体DNA突变率比犬科低接近1/3,《自然》的一项研究显示,虎与家猫的基因组相似度为 95.6%*1,调控骨骼发育的Hox基因在虎、豹、家猫中差异度也非常小。
而且它们的体态和捕食技巧非常接近:
所有猫科动物均保持流线型体型、可伸缩利爪、发达犬齿等核心捕食特征,
速度最快的猎豹(最高时速110km)与树栖云豹(时速仅20km)的骨骼肌肉结构仍高度相似;
薮猫(非洲草原)与渔猫(东南亚湿地)均保留猫科特有的瞬膜(第三眼睑)。
最重要的是它们生态位重叠度高:
1现存40种中有30多种是陆地顶级捕食者
2捕猎策略普遍依赖伏击而非追击(仅猎豹例外)
所以老虎有什么样的格斗技巧,可以从猫身上管中窥豹,而且老虎作为单体战斗力最强的猫科动物,格斗技巧只强不弱的。
首先第一个:
1你一个100多斤的成年男性,去锁一只200-300斤,成年老虎的喉,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这里列举的还是现存最小的苏门答腊虎,成年雄性平均体重:约 100–140 公斤(220–310 斤)。
(吉姆养的不是苏门答腊虎,是孟加拉虎和东北虎的串:)放在这里对比一下体型大小
体重300公斤的西伯利亚虎我们还没算上,因为成年男性即便是找到非常好的体位锁住西伯利亚虎可能也有点困难。
要知道格斗场上都是按体重划分等级的,目前我们国家男性平均身高170,平均体重140斤左右。
这个身高体重即便是面对一个身高接近2米,体重250斤的男性,也是做不到锁喉的,更何况是没有锁骨,身段灵活的猫科最强单体战士:老虎。
好吧,就算是上来就作弊,让他成功锁住了。
那么他能坚持几秒呢?
0秒。
巅峰期的泰森,身高1.78,体重200多斤,现在你天时地利人和,能在泰森完全不注意的情况下靠近他的背后,那么请你去裸绞他吧!
“裸绞”(rear naked choke,RNC)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降服技,只要控制好位置、卡住颈动脉,10 秒左右就能让人失去意识。
你看赛场上裸绞都挺好使的,只要我能先手裸绞泰森,拿下他也没问题吧,嘿嘿。
简直痴人做梦啊,首先赛场上全都是力量接近的选手,他们的肌肉力量都是每天变态训练出来的。
普通人的那个肌肉力量,即便是给泰森的脖子来了个紧紧的拥抱,那也只是拥抱而已,离裸绞差远了。
即使普通人成功突袭并初步形成裸绞,泰森的生理优势(颈部抗压能力)、反击速度和实战经验(防摔脱困技巧)将使其在1-2秒内逆转局势。
简单来说,他都不需要挣脱你,直接一拳就把你打晕了。
更不要说是老虎了。
肌肉纤维类型及其特点表:
纤维类型代谢方式收缩速度抗疲劳性典型运动I型(SO)有氧慢高马拉松、长时间站立IIA型(FOG)有氧+无氧快中等足球、篮球、游泳IIX型(FG)无氧很快低短跑、举重、拳击IIB型(FG)(人类少见)完全无氧最快极低爆发式冲刺(如猎豹)肌肉纤维类型包括I型(慢氧化)、IIA型(快氧化-糖酵解)、IIX型和IIB型(快糖酵解)。
人类的Type IIx 快肌纤维的比例范围从 0% 到 44% 不等 。这表明某些人可能几乎没有 Type IIx 纤维。这个量受到遗传和锻炼影响,最主要是遗传,也就是所谓的拳击天赋了。
而爆发最强最快的IIB型快肌纤维,人类几乎没有(人类耐力倒是哺乳动物里首屈一指的)。
而老虎有多少呢?
一项针对狮子(Panthera leo)和猞猁(Caracal caracal)的研究显示,这些猫科动物的肌肉中快肌纤维(Type IIx)占主导地位,比例在 50–80% 之间。
IIB型快肌纤维也不少,解剖学研究显示,猫科动物(包括狮子、美洲豹、雪豹)拥有大量 Type IIb 快肌纤维*3,老虎是伏击型捕食者,要求极高爆发力,这正是 IIb 纤维的用途:短时间瞬间发力,但不可持续,陆地最快动物猎豹,后腿的IIB型能占到80%。
也就是说,老虎耐力行不行我们先两说,但是他的爆发力可是泰森这种天赋怪都扛不住的。
所以即便你体位好,一开始裸绞了老虎,后面老虎后腿一蹬,只需要0秒你就飞出去咯。
不要试图挑战陆地上最强单兵战士:老虎,滑铲不行,裸绞也不行。
(当然狮子也不行,普通人的极限大概就是猫了吧。)
以上~
参考文献:
1The tiger genom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lion and snow leopard genomes
2Lion (Panthera leo) and caracal (Caracal caracal) type IIx single muscle fibre force and power exceed that of trained humans
3Roy et al., 1991, Journal of Morphology